分享好友 中贸资讯首页 中贸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

莫让“图书盲盒”透支读者的信任

2022-02-28 16:252710新浪网
 面对当下流行的零售新模式、新业态,有些书商也想跟风,种种花式销售频频出现,“图书盲盒”的推出即为其一。

  不久前,在某图书网站的策划下,通过神秘感来抓住用户的“图书盲盒”风靡开来。该网站推出的首批盲盒共有十款主题,每个盲盒中包含两本书和两三件文创产品,售价42.3元。产品一经推出,就迎来“爆单”。

  的确有读者在拆盲盒时发现了自己从未关注过的新阅读主题或领域。但遗憾的是,拆盲盒的失望多过兴奋:鲁迅的《彷徨》和某本网络写手的心灵鸡汤被放在同一个盒里,还有读者从“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”主题中开出一本《认罪悔罪教育》。

  且不说主题是否恰当,被迫收到小众低质、与日常生活毫无关联的图书,未免让一些读者大感上当。而图书包装上的污渍和灰尘,不能不使读者感到,商家在借此清库存、处理滞销书。

  以“盲盒”为卖点开展图书营销的并非一家,各地不少书商也热衷于此道。有书店经营者表示,“图书盲盒”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由书店来帮读者选书。一些读者面对浩瀚图书往往一头雾水,他们只要告诉书店自己想读什么样的书,有什么样的诉求,书店就可以用专业的眼光来帮其挑选;况且,读者拆盲盒的过程,也给阅读带来一种新奇趣味。

  书店经营者的解释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,然而细细思量仍不免存疑,“图书”牵手“盲盒”,真的就合适吗?

  客观来讲,读书,是一件极为私人化的事情。不同读者基于学识、性情、阅历等方面的差异,对于读物的嗜好通常千差万别。就算两个人表面上有着相同的阅读诉求,实际上令他们中意的读物往往天差地别。既如此,书店在缺乏对不同读者深入细致了解的情况下,又怎么能精准把脉,带给读者惊喜?哪怕书店经营者素质不低,也未必能对上读者的胃口。

  书商向读者“盲”推好书本就不易,更何况有些人乐于“夹带私货”,打着所谓低价、惊喜的幌子推销连他们自己都未必认可的滞销书,使得购买图书盲盒沦为一场“冒险”。照此发展下去,“图书盲盒”只会不断透支读者的信任,使本就举步维艰的书业经营愈益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。

  窃以为,并非万物皆可装入“盲盒”。图书营销再艰难,诚实守信的本真不能丢,实心实意为读者负责的精神要坚守,精益求精努力帮读者找寻好书的本领需修炼。书店经营者只有定下心来,在读者与适宜的图书之间搭建起顺畅的桥梁,尽力用销售方式协助优质图书获得更好的市场反馈,方不失为正途,也才可能在不利的境遇中有所作为,拓展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
 
举报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普及“依法带娃”,代表建议建一批高质量家长指导服务机构
 2022年1月1日,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正式实施。但长期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家事的家庭教育,如今上升到国事,还需要一个转变过程。

0评论2022-03-05520

河南高铁媒体网宣布正式上线
2016年1月12日,旨在为广大企业广告主谋福利的河南高铁媒体网宣布正式上线! 河南高铁媒体网的成立初衷,就是要帮助广大企业解决

0评论2016-03-18798